影视IP与服装产业的跨界之旅

2016-10-10

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专精于纺织服装品牌门店运营。商品、陈列、人员,三生“万物”-----业绩!

程伟雄

纺织服装品牌门店运营专家




9月24日下午在上海徐汇区石龙路569号数字时尚产业园区内举办为期半天的纺织服装生态圈线下#网红带给时尚产业哪些变化#主题沙龙已胜利落下帷幕,这是继微信群纺织服装生态圈六次成功举办线下主题沙龙之后,再次由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次线下主题沙龙,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华衣网、平易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品时尚会等单位协办,这次沙龙有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行业大咖、网红代表等一起参与,特别邀请了上海服装行业协会领导、中国服装协会领导、著名营销教父何慕先生、韩都衣舍副总裁、罗莱家纺副总裁、华衣网、平易信息科技、中品时尚会、良栖品牌、网红代表小浪花等嘉宾参与互动与分享,与会嘉宾一致以为网红给时尚产业带来的变化是存在的,网红不是单个经济现象,确实已经产业化,但网红也需要品牌、产品、平台、粉丝、生活方式等要素有效结合,不是靠颜值、需要更多的内容、内涵、素质等来提高品质,这样的网红借助不断迭代新技术才能持续下去。





影视IP与服装产业的跨界之旅    蒋盛志


谢谢大家,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跟在座大家是一个行业出身的。我干服装干了14年,14年我从服装行业跨界到泛娱乐行业。做了很多在座都听说过的节目,至于如何跨界到影视服装行业中来,还是靠服装。我们拿下了14年好声音的造型权,从14年到现在,许多综艺节目的造型权都给我们做了。然后今年创立了华襄资本,6个亿,只投资互联网影视剧。


我的命题就是从一个服装人怎么样把服装行业与当下最热门的影视文化、泛娱乐产业关联起来。大家都知道从13年下半年开始,服装行业面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自己也有三个服装公司,也是感同身受的。我为什么做这个事情就是希望通过这个渠道能够帮助服装产业通过更多的渠道把产品销售出去。跨界后也发现了一些需要学习的干货,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下我这两年在服装和影视行业之间学到的东西。


服装在影视娱乐的衍生品属于什么样的地位呢?首先给大家看个案例,《冰雪奇缘》“公主裙”不到一年时间全美大卖300万条,收入约4.5亿美元,《冰雪奇缘》北美票房也就4亿美元。 全年全部衍生品收益10亿美金,服装占45%。所以我一直认为一定是大品类,因为服装是离消费者最近的,衣食住行,衣是排在第一位的。服装行业只是到了变革时代,我们是否有好方法去迭代我们原来的市场,这是非常重要的。服装行业和泛娱乐影视行业有非常强大的粘合力。


我今天就用品牌逻辑来看IP衍生品。我们首先定位好自己,不要本末倒置,服装永远是IP的衍生品,不要为了抓IP而倒过来。我把IP衍生品跟品牌之间的逻辑关系用5个维度来进行关联。有精准的品牌定位才有市场价值,因为品牌一定是细分的。


第一、如果你是品牌方想进入泛娱乐,首先要搞清这个IP的粉丝是谁。粉丝和品牌目标人群是否一致,再去讨论转化率什么的。搞清楚这第一步非常重要,和后面都是有关系的。


第二、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称之为IP,时间越长的IP价值越高,IP是有内核力和影响力的。


第三、服装是IP里面的内容,任何影视剧都是从拍摄到制作、后期、宣发、上线,是有过程的。这方面中国和日韩欧美又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有广电总局。很有可能片子拍完了,发行的龙标要一年。时间轴很重要。


第四、很多公司已经把产品放到IP里面去了,结果却不理想,为什么?因为营销力太弱。没有借助IP本质的力量,通过影视这个大的传播动力,去嫁接、企划整个品牌。需要有和产品有关系的营销活动。


第五、变现靠渠道。服装行业与影视是天然的上下游关系,我们缺的是关注度,要的是销售的转换。反过来讲,影视剧要的是推广力度和真实的活跃度。


怎么去区分目标人群?相信在座都知道,那IP的粉丝群体呢?可以分为三个级别:铁杆粉、忠实粉、普通粉。普通粉是认同IP形象特质参与到互动、讨论、交流。忠实粉是消费IP相关内容衍生品如文学、电影、游戏等不同形式。铁杆粉是有强烈意愿消费IP周边产品,愿意为高价买单。你所做的营销活动是针对粉丝里面哪一级,这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讲品牌,首先要搞清楚IP的来源、类型、本质、未来。类型是否和品牌定位相符合等等。战略和策略都重要,但战略错了,策略是补不回来的。


中国的影视行业以及中国的影视周边产业未来三到五年一定可以去赶超美国人的10年。中国新一代的导演、制片都非常有意识的往有IP价值的作品上去努力。中国已经有一大批人在做IP的事了,比如《捉妖记》、《大圣归来》、《琅琊榜》、《伪装者》。越来越多影视作品已经具备IP属性。这这一波浪潮下,一定需要中国民族产业跟上,不要最后还是耐克、阿迪。中国的衍生品市场信息流、产业流是不对称的,没人在做这个事情。


对于中国衍生品链来说,纯粹的在为美国衍生品链其中一部分在做服务。中国人几乎碰不到美国衍生品的核心渠道,只能帮美国人卖IP,卖IP授权,让中国人做传播。我们的产品和所对应的IP,有许多关联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IP的营销该怎么来做?关系到时效性。比如《大圣归来》错过了最好的衍生品开发时间。产品和IP一定要有互动,没有互动是没有价值的。比如衣服穿到影视剧人物身上,变成故事一部分。当你和IP方已经进行了合作了,你已经绑定了IP的宣发部门。任何IP的宣发费用至少占40%,而所有的IP动辄上千万。在IP做了宣发之后,如何在时间上去做个跟进和联合是必须的。一定要有联动。现在宣发期长的是六个月,短的两个月,影片上映后正常影响力不会超过3个月。时间基本是根据粉丝的定质而言。


最后变现方法有很多。最传统正规的渠道---直营店,依托平台的众筹销售模式,“票务+衍生品”模式,受众最广的渠道---电商,边看边买:视频+衍生品销售模式,020模式销售衍生品。


接下来介绍下我们环赫传媒,首先是我,能把影视文化和服装产业打通,到现在还是个服装人。还有就是不同方面的资深合伙人。当你的产品附带了内容属性之后,产品就是内容的衍生商品。衍生品有两种,一种是带进去的,一种是创造出来的。什么是PPL?PRODUCT PLACEMENT --  直译为“产品放置 "。在影视剧、节目中就被称为“植入性广告”!  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各种内容之中,通过场景的再现 , 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

我们要做的是IP衍生品服装造型专家。

非常感谢大家!




主持人点评     程伟雄


非常感谢蒋总,今天的分享非常精彩、具有专业深度。我觉得蒋总还是比较谦虚的,他把服装产业在做一些延伸。把时尚产业进行泛娱乐营销,扩大了渠道。




(文章内容与实际若有较大出入,欢迎指正)





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纺织服装品牌门店运营专家

   公司发起创始人程伟雄先生:中国电子科技大学EMBA、中国纺织企协常务理事、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理事、服饰零售专家、门店运营专家。

   公司成功案例:西北以纯集团提供批发商转零售商的门店转型服务,提升门店运营效率;江苏笛莎女童、互联网第一品牌,执行线上转线下战略,确定线上线下同款同价的全渠道策略及门店运营执行落地;美国工装第一品牌-Dickies提供山东地区的招商加盟,渠道拓展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