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大雄微服私谈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2025-01-09


profile-avatar
程伟雄2025-01-09 13:20

今日开始重启“大雄微服私谈”,在这个栏目里和大家聊聊中国鞋服江湖那点事。


一、大雄微服私谈之丝充绒假冒羽绒服

国内在线羽绒服品牌在价格博弈上加剧,必然导致销售商家和生产厂家铤而走险以次充好销售假羽绒服,按照它们的在线售价及所宣传的绒子含量生产肯定无法做成合格产成品。

目前90%白鸭绒和90%白鹅绒每公斤的价格分别为504元、1100元,那也意味着真羽绒服并不便宜,那么市面上价位在一二百元上下的羽绒服绝大多数假冒伪劣是必然存在的,除非卖的是多年的羽绒服存货另当别论或者就是其宣传的绒子含量存在问题。大量的低价肯定是无法生产出有品质的羽绒服,鉴于在线市场产品品质监控相对缺乏,对于商家约束自然就小了,不排除无良商家在利益驱动下做出违法制假售假行为。

当然,当下市面上频发的高价羽绒服也是值得消费者去理性消费,消费者认准品牌的同时,还是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高违法企业的违法成本处罚。

二、大雄微服私谈之报喜鸟收购美国高端户外品牌Woolrich

现在户外市场正是个风口,风头正旺。相对来说,国内的资本和企业或品牌都纷纷想入局户外赛道。

作为报喜鸟来说,作为上市公司,有这个闲钱介入到这个户外的赛道,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现在国内户外赛道已经进入下半场,竞争在进一步加剧,户外从某种角度它是专业的,但实际上在中国市场来说,它是做了些延伸到了生活,到了休闲,未来最终还是回归到专业的。所以报喜鸟作为一个专业做男装的,还是要想办法,怎么在男装这块品类有所起步?有所提高?仅仅做这种与时俱进的风口点上的投入,意义也不大。

实际上作为户外市场来说,报喜鸟肯定是不专业的,肯定也不见得是最擅长的,所以在这块市场投资去做博弈,看起来好像是潜入风口,实际上来说竞争压力也不是一般的小。

三、大雄微服私谈之歌力思出售潮牌Ed Hardy50%股权

歌力思作为高端品牌,目前看来也是有一定的经营压力,如果没有的压力,也不至于把手头目前看起来比较好的一个国际潮牌卖掉。

还有这种高端品牌,它需要一个持续的投入和培育过程,也没有那么容易就立马就体现它的经济价值了,及时套现止损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现实的决策。

四、大雄微服私谈之南极人转型自营

南极人卖标是没有未来的,急于转型的南极人企图扭转品牌美誉度递减趋势,核心品类自营售卖,从卖标到卖产品,不仅仅只是轻资产授权模式的转变,也是从轻资产运营重新到重资产运营的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品牌推广、产品研发、全渠道模式、售后服务等重构或重组,对于南极人习惯线上运营的卖标品牌而言,回归线下实体体验门店运营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在线下实体店无法立足,南极人的品牌转型是难以突围的。

平替只是模仿抄袭的代名词而已,做成自己的品牌风格和产品风格才是品牌,而这种所谓的品牌平替依然博弈的只是价格,价格博弈是很难成就品牌未来的 。

五、大雄微服私谈之迪卡侬开小店

迪卡侬的低价确实需要做一定的规模才能够带来一定的规模效应,所以说它作为品牌向上,做一些高端的细分品类小门店的开立,也是想在细分赛道闯出条路。

但是迪卡侬因为说实在话平价的印象烙印还比较深的,所以说想在细分品类当中脱颖而出,冲出一条路,不是说单独开小店,定高价就行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肯定是需要品牌重构,渠道的运营模式,和原来大的购物中心大卖场和小门店,小的细分赛道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迪卡侬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迪卡侬原来给消费者印象就是一个平价的体育超市,或者体育运动品类的超市,或者说它在渠道的优势大过品牌的优势。开小店或者说从细分赛道到细分品类上脱颖而出,要做品类的品牌,做细分运动方式的品牌。相对来说就要做专业,做垂直深度。和之前迪卡侬所拥有的优势就大相径庭,需要做根本的改变。

还有当下实际上迪卡侬是违背了目前整个消费向下的趋势,因为国内消费向下的趋势迪卡侬平价的渠道平台和多产品品类它是有一定的优势,现在做转型,要做品牌向上,是有矛盾的,拼命转型往上走的过程,需要在一二线市场去开店,就意味着更大的投入,更大的品牌推广,迪卡侬开小店挑战就不小。

六、大雄微服私谈之内外从内衣加码冬季户外滑雪衣

内外这个价格比起近年以来动辄攀高价羽绒服来说还是比较亲民接地气的,至于内衣品牌产品延伸到滑雪衣自然是为了更好去抢夺冬季生意,找到内衣冬季淡季替代品类,如同羽绒服品牌夏季做防晒服一样的道理。

当下国内市场运动户外一枝独秀,所有风口都睡着运动户外而翩翩起舞,这和国内大部分消费者一直以来一边倒盲从消费观念分不开,非理性的消费需求导向推动了运动户外场景可以无限延伸到时尚、休闲等生活场景,看似专业生活化、休闲化,实际上国内消费圈层的培育周期也就几十年历史,和欧美成熟的理性市场比较起来,国内市场依然是沉淀不够,故而导致了当下各种场景体验都运动户外化,专业的品牌不专业化,不专业的品牌也步入专业化的竞争布局,市场乱象可见一斑。

七、大雄微服私谈之比音勒芬年轻化

比音勒芬推动年轻化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它主要的生意还是中年人中产阶层,但毕竟中产中年人最终年纪要大了,也是会老的消费自然衰减。比音勒芬品牌的年轻化是为未来做准备,未雨绸缪。

比音勒芬它作为一个聚焦中产的高尔夫服饰品牌,这么一个细分品类本身就规模不大,做到一定业绩规模的时候,它有一定的瓶颈。也必然会带来增收放缓的现状,同时近年以来比音勒芬在总部建设、轻奢品牌兼并购花了很多代价,投入也不菲,这些投入不见得立即有产出效益,所以这个也会带来一些影响。

作为一个高尔夫的品牌,专注的这个行业确实是很难去做足够大,但是专注下去能够做强。如果做更多的多元化,做轻奢集团,做轻奢的多品牌矩阵,确实有机会做大规模,但对于比音勒芬品牌投入资源必然分散,在当下经济下行消费低迷来说是有一定的挑战。

随着比音勒芬在高尔夫领域取得成功,国内很多的品牌企业和资本纷纷布局高尔夫,对于高尔夫服饰行业的竞争冲击,其实也在进一步的加剧,比音勒芬原本这边岁月静好的高毛利、高溢价,在高尔夫细分领域相对来说比较蓝海的阶段,现在也进入了红海的同质化竞争。

八、大雄微服私谈之三夫户外聚焦X-BIONIC品牌

三夫户外作为代理国外品牌为主导的渠道商模式,虽然经营多年,包括目前国外户外天花板的始祖鸟三夫户外也曾经是分销商,但一直以来没有大的起色,三夫户外在线下实体渠道集合店模式受品牌商和在线市场的冲击很大,业绩规模受模式制约一直不大很难突围;三夫户外重金押注X-BIONIC品牌从渠道商转型品牌商,确实有机会能够在国内户外市场蓬勃发展之际有所突围,聚焦优势资源用心耕耘X-BIONIC品牌对于三夫户外而言就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把握住就上台阶了,把握不住三夫户外就会被边缘化;

X-BIONIC品牌出自户外高端,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价和始祖鸟并驾齐驱并不为过,只是三夫户外经营X-BIONIC品牌稍嫌迟钝,安踏已把始祖鸟的户外带头大哥通过运营在国内市场已经占位了,一山不容二虎,那三夫户外经营X-BIONIC就需要做好差异化和个性化,不然仅凭产品定价过高确实很难把高价故事延续下去,需要和始祖鸟做好国内市场的错位经营;而安踏已经把始祖鸟本土化,把始祖鸟的户外冲锋衣天花板能力无限延伸到国人日常生活配搭穿着状态,而X-BIONIC品牌还是在专业领域上探索,三夫户外作为渠道商和安踏作为品牌商差距就体现在如何把国际品牌融入本土化生活,作好国内市场突围就需要和国内消费者同呼吸而不只是坚持国际品牌的专业化。

九、大雄微服私谈之李宁获取COC权益

报了之前多年安踏偷袭获取COC权益的一箭之仇;

国潮退潮李宁因国潮崛起也因国潮业绩受挫,回归专业回归运动回归体育,COC权益获取正是回归专业的助力;

李宁和资本大佬合作品牌出海,COC权益不仅仅带来国内市场助力,也带来国际市场的推动;

国内运动鞋服市场蓬勃发展,各项运动场景配搭穿着给国内外品牌带来丰厚收益,市场空间依然呈现巨大潜力挖掘,对于李宁聚焦单品牌多品类的发展来说有更多新运动场景随着COC权益获取可以做更多运动品类场景延伸和拓展,夯实传统场景配搭同时能提升李宁业绩新增量。